让世界成为孩子的书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3-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为2016年夏,孩子们在世纪明德北京研学营 2016年11月7日下午,世纪明德举办新教育·新生态研学旅行在中国圆桌论坛。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三大议题:

☆研学旅行的核心是什么,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将教育与旅游有机深入地协同?

☆如何将研学旅行做出中国特色? 2016年12月28日下午,世纪明德在业界率先召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学习交流研讨会。

☆研学旅行如何有机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现有教育体制实现共赢?

☆研学旅行如何量化?怎样考核?

☆研学旅行的安全如何确保?谁来担责?

☆《意见》中第四部分第三款提到,“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这一点是否意味着将逐步建立资质认定、规模采购?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旅行,让我们触摸真实世界;研学旅行,让我们回归教育本源。”作为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传统的一种提升素养的方式,研学旅行让学生身体力行地感知知识、实践能力、发现自我、启发梦想。它以培育创新精神的高远立意,知识整合的教育方式,提供“教育所必须,学校所不足”,用学生们更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完成了对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之一。

    热点直击·研学旅行“春之声”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教育部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从定义来看,研学旅行的十二字核心,具体表现为:两个集体,两个结合,重在教育。知行合一,实践性、体验性、集体性三位一体,教育界对研学旅行的认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是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研学之目标

    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研学旅行在两会

    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将徐霞客科考线路纳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将徐霞客科考线路纳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建议》的联名提案,指出可以选择《徐霞客游记》开篇日确定的“5·19中国旅游日”开展“读《徐霞客游记》,走科考探索之路”专题研学之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并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专题知识竞赛之类的衍生活动。

    研学旅行应该课程化,要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清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非常好的教育传统。学习、阅读仅关注书本是不够的,需要多看、多体验。“我们正在进行的‘在农历的天空下’(中国古诗词晨诵课程)带领学生以农历时间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梅花开了,就学习关于梅花的诗歌。此时,我们可以开发‘梅花之旅’,带领孩子一边吟诵诗歌,一边现场体验,去真正触摸梅花。”

    2017年将重点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机构负责人表示,“研学旅行正处于启动阶段,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顶层设计,《意见》明确了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但在具体的实施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基地建设、路线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和学生安全保护等工作。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继续组织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的督查指导,同时召开全国校外教育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现场经验交流会,积极总结和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内涵。2017年教育部门将制定印发《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指南》,指导加强教育系统研学旅行基地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运营使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要依托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先行探索,防止只“游”不“学”现象,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目的。”

    研学旅行在全国

    天津市教育部门发布《中小学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要求境外研学旅行以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为主体,教学时长不少于行程一半;总时长小学生不宜超过3周,中学生不宜超过6周;每次活动安排不宜超过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参访城市不宜超过4个;带队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低于1:10。

    合肥市教育部门印发《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试行)》,推行研学旅行课程化,建立健全中小学阶段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在试点基础上鼓励、引导更多的学校积极参与研学旅行,加强研学旅行实验区建设和辐射作用,探索多样化研学基地和多元化主题,重点打造环巢湖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其中,省内研学旅行以2日为宜,境内以3~4日为宜。条件成熟时可开展境外研学旅行,以5~7日为宜。探索小学低年级段市内1日研学旅行活动。此外,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要求做好学生研学旅行的成效评定工作,包括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等级记录;二看学生研学的成效,研学成效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演出展示等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顶层设计·研学旅行怎么做

    关键词一:【教育

    《意见》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世纪明德CEO王京凯认为,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后将会发生三种变化: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随机性变为计划性,由少量参与到广泛参与。而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应该包括至少五个元素:首先是课程资源,就是学生在出行过程中要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第二是线路资源,就是需要规划的交通线路及具体的吃、住、行等细节安排;第三是研学基地,即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标的物;第四是研学导师;第五是安全管理方案。 

    世纪明德研学营以核心素养为落点,以政策导向为蓝本,以实践活动为依托,系统提升研学旅行品质。(一)研学课程主题明确,充分突出研学旅行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世纪明德基于教育观、课程观两大理念,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合理分配学游比例,针对性地进行小初高分阶的内容策划,立体构建完整的研学课程体系,并据此研发与学科教学紧密链接的《研学旅行课程手册》。借助实地参观、专题讲座、小组探究、座谈分享、影像视频、成果总结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丰富精神,提升品格,创新思维,拓展视野,全面增强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二)研学行程充分延展,打通活动前中后的环节设计,从活动前的“初了解”到活动后的“深发展”,从“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征文大赛、“小记者在行动”“小小安全员”等创新活动到研学旅行志、研学视频、研学展板等研学档案,确保研学全过程的教育性、实践性,为研学旅行活动形成系列成果素材,作为研学成效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三)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处处皆学问,处处有成长,处处可研学。以传统文化、爱国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等为载体,助力学生生命成长。

    关键词二:【安全】

    《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安全,可谓研学旅行的“天问”,是底线,是原则,不可逾越。要想解决安全问题,光靠堵不行,一方面从外在客观条件上把工作做细,建立责任制;一方面从内在引导、帮助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它需要耐心、细心,核心是安全理念渗透、安全贯穿始终、安全标准明确、安全行为养成、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全程引领。

    世纪明德坚持“安全第一,安全度高于满意度;安全引领,安全度提升满意度”的安全双理念,以创新机制驱动安全管理,不仅设有专门的安全工作委员会,模拟各种场景、各种情形发布安全预案,制定内部安全风险控制标准、用车标准、用餐标准、遭遇极端天气和应急标准及健全的保险机制。结合当前最新法规、研学政策、服务经验汇思、专家顾问的指导,以及世纪明德产品团队、服务团队的数次研讨、多番论证,优化发布了研学旅行安全手册2.0版,对每种研学产品都进行了安全风险识别,对具体行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逐一排查、确认,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针对营期内的交通安全、欺凌事件等热点议题,手册中也设置了专项安全预案,再加上已成为世纪明德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常态行为的“安全带行动”等,由内而外,确保安全。

    此外,世纪明德推出行业首创的“最初/最后一公里”全产品覆盖机制,在客户从学校集合出发至火车站/机场,及返程时从当地火车站/机场到学校这两个过程中,安排工作人员全程跟随,真正把研学服务贯通始终,为师生提供安全、满意的研学体验,在离老师、营员最近的地方,展现出明德服务的广度、深度、高度与速度,凸显“全产品、全过程”的一站式优势。

    关键词三:【标准】

    《意见》指出,要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

    标准化是对长期经验的总结、推广、复制,是对客观规定的固化。2016年12月,国家旅游部门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宣布2017年5月1日起实施。世纪明德参与了该规范的起草、制定。《规范》描述了研学旅行的术语和定义,详细规定了服务提供方、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服务项目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的具体要求,从各个环节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 

    明德内部的标准建设一直在持续进行,并随着企业发展逐步体系化、精细化。大到宏观的管理机制、接待信息系统的研发,小到辅导员每晚查房次数、大巴车晨检晚检等服务细节,都在追求流程化,标准化。建机制,理流程,不断提升服务竞争力,用标准规范服务,用服务引领行业发展。

    关键词四:【公益】

    《意见》指出,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世纪明德CEO王京凯表示,对于公益性原则,一个方面是整体的公益性原则,说它完全没有成本是不可能的,需要把全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教育部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健全经费筹措机制,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涉及交通部门、铁路部门、文化、旅游等部门及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等多部门、多方面。使研学旅行更加普及化,就像世纪明德提出的“让每个孩子至少有一次游学经历”,也就是在“研学旅行”这个教育形式的推动中,世纪明德坚持“一个也不能少”。